北京地铁塌方?北京地铁坍塌事故最新消息

牵着乌龟去散步 地铁 5

大家好,关于北京地铁塌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北京地铁坍塌事故最新消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北京地铁6号线的历史沿革
  2. 北京地铁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要求怎么做
  3. 北京地铁9号线的运营情况

一、北京地铁6号线的历史沿革

6号线一期的西段最初与东段一样也在朝阜大街地下,由于中间穿过了北京皇城且接近故宫,而受到较大的文物保护压力。为了避免文物保护的问题,整个西段向北平移了1.5公里,到了平安大街地下,形成今天的6号线的路线。

2007年10月,6号线规划方案获批复;12月8日上午,6号线正式开工。

6号线一期最初设计褡裢坡站、黄渠站、常营站为3个高架站点。由于东五环附近的朝阳北路未来将形成类似天通苑的密集居住区,为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干扰,最后在2008年10月做出站台全部入地的决定。

2009年1月17日,十里堡站开始占路施工,为6号线一期之一个动工的车站;6月7日,6号线被确定为运行8节编组列车的线路。2009年 *** 节前,平安里站至北海北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完成。

北京地铁塌方?北京地铁坍塌事故最新消息-第1张图片-

2010年1月14日,6号线一期的规划方案及站点位置图在北京市规划委网站进行公告;3月22日,6号线一期开始进行盾构施工;5月4日,6号线一期沿线车站站名命名预案进行公示;11月11日,6号线一期沿线车站正式命名,其中“甜水园站”更名为“金台路站”;12月15日17时许,东四站施工工地内一泥浆池发生爆裂,致使马路结冰;12月,朝阳门站下层导洞施工完成。

2011年2月25日,青年路站在全线率先封顶;2月28日,6号线二期开工;4月2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公布《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之一次公示》,公示显示S1线东段被6号线西延长线(东起五路居,西至苹果园,全长8.93千米,设5座车站)代替;5月18日9点左右,十里堡站工地隧道发生局部坍塌,一名工人被埋;6月1日2时30分许,平安里站工区发生塌方事故,一名工人被埋,后经抢救无效身亡;8月,一期终点站草房站实现结构封顶。

2012年2月8日,为解决6号线和16号线换乘问题,北京市规划委确定在白石桥南站和车公庄西站之间增设“二里沟站”;2月15日,6号线首列样车抵达北京;4月15日,6号线一期实现洞通;5月,6号线一期开始进行车站装修;6月30日,6号线一期实现轨道贯通;9月20日,6号线一期开始空载试运行;11月29日,6号线一期五里桥车辆段通过竣工验收;12月30日,6号线一期(总长30.4千米,共设20座车站)开通(二里沟站暂缓开通)。

2013年4月28日上午,6号线二期16标段盾构始发仪式在东夏园站举行,“铁盾一号”盾构机成功始发;同年12月,6号线西延工程开工。

2014年2月12日,6号线西延调整规划,将苹果园南路站和苹果园枢纽站(1号线和S1线换乘)由高架车站调整为地下站,并向西延伸一站至金安桥东南角,设金安桥站与S1线及规划11号线换乘,线路全长从原来的8.9千米延长至10.3千米;2月,6号线二期实现洞通;4月,6号线西延石景山段进场施工,同时6号线二期开始铺轨;5月3日,北运河东站封顶;5月22日,6号线二期潞城站已经做出东延的条件,潞城站距离河北燕郊约几千米;8月1日,6号线开行草房站至车公庄西站区间车;8月20日,6号线二期与一期贯通调试;9月1日,6号线二期开始动车调试;9月20日,6号线二期开始空载试运行;10月31日,北京市规划委网站公示6号线二期沿线车站站名方案;12月14日,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有限公司第四项目管理中心对6号线二期通运门站进行单位验收;12月28日,6号线二期(总长12.4千米,共设8座车站)开通(通运门站和北运河东站暂缓开通)。

2015年6月,6号线西延工程完成土建工程10%,区间90%进场,车站60%进场。受施工难度影响,开通时间暂时无法确定。同年10月15日,6号线新编平日列车运行图于正式实施,根据新编运行图显示,早高峰运行间隔由3分15秒缩至3分,运力提高8.3%。 6号线西延(三期)工期计划项目 *** *** 车站主体结构设备安装洞通轨通首车到场 *** 联调试运行竣工验收正式运营 6号线三期 2013.12 2015.1 2015.5 2016.1 2016.5 2016.8 2016.9 2016.9 2016.11 2016.12.28

二、北京地铁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要求怎么做

7月28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当车站出入口发生雨水倒灌时,立即关停电扶梯、电梯等设施设备;调整闸机方向,引导乘客不要靠近积水区域;通知维修调度中心及排水集团,到车站出入口协助排水;安排安保人员到受影响的出入口值守并张贴通告。

车站方面,重点落实站前广场、台阶地面、无障碍坡道等易积水部位在降雨期间的管控,在出入口及时码放沙袋、布设防洪挡板、铺放防滑垫、竖立防滑警示牌,安排保洁人员加强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站台 *** 值守,及时清理地面积水。

疏导出入口滞留乘客,为有需求乘客发放一次 *** 雨衣,广播提示乘客注意脚下安全。同时, *** 车站设备设施周围、附属构筑物是否存在漏水现象。

列车方面,遇极端天气能见度不足时,司机严格限速运行,适时低级位牵引和延长制动距离,避免造成“空转”和“滑行”。加强瞭望,遇有危及行车安全情况时果断停车。

指挥方面,做好应急条件下的 *** 织,根据降雨及客流变化情况,适时加开临客,调整高峰时段运力。物资方面,确保沙袋、雨衣、防水鞋、塑料布等防汛物资的充足储备,及时发放至各专业,并建立应急响应小组,落实防汛物资的紧急发放工作。

设施设备方面,土建线路部对声屏障、防雨棚、车站出入口、屋面积水及车站渗漏水情况进行专项 *** ,及时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之一时间疏通排水设施。

供电机电部重点检查站外消防泵房、洞口、出入段线、下沉广场等重点部位,排查设备机房、门窗渗漏水情况,提前制定防雨和设备遮挡措施,排查车站及区间单体建筑入户管线封堵情况,检修各站局排泵,保证排水路由畅通。通信信号部对 *** 设备利用 *** 及区间添乘的 *** 进行巡视检查,及时有效处置车载或 *** 故障,避免因信号设备问题影响运行。

交通运输部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防汛工作

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截至21日7时,G4京港澳高速、G30连霍高速、S26台辉高速、G1511日兰高速、G3001郑州绕城高速等26条高速公路29个路段封闭,恢复时间待定,暂无大量车辆、人员滞留情况。

目前,河南国省干线共有G107、G234等8条国道、8条省道共计30个路段因强降雨引起的路面积水、塌方中断。当地公路部门在封闭路段摆放安全标志、安排专人值守,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待情况稳定后迅速开展抢通作业,暂无车辆、人员滞留和人员伤亡。

此次极端强降雨对郑州地铁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汛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交通运输部印发明电,地铁运营单位要充分汲取近期发生的雨水倒灌事件教训,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对超设计暴雨强度等非常规情况下采取停运列车,疏散乘客,关闭车站等应急措施。

要做好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强对洪涝、气象灾害等信息的收集。要进一步加强 *** 监测,及时发现险情苗头,科学研判发展态势,及时启动相应等级预案。

三、北京地铁9号线的运营情况

1号线军事博物馆博站於1971年开设,当时由於采用明挖法以及未对之后地铁做出合理规划,并未考虑到诸多地质因素以及换乘问题,使得军博站成为了北京地铁地质问题与结构问题最为复杂的车站。

玉渊潭东湖至军事博物馆整片区域的地质情况也非常复杂,含有颗粒较大的砾岩层和颗粒细微的砂卵石地层,施工时需用较大动力盾构机,而盾构机也很容易出现被大块鹅卵石卡壳的情况,开挖工作十分复杂。

南北走向的9号线军博站位於长安街羊坊店路口正下方,与东西走向的1号线十字交叉。新建地铁站下穿运营中的地铁1号线,而位於老旧地铁站下方开挖新隧道,在世界地铁施工技术中属於特一级危险工程,易出现塌方、渗漏、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除此之外,军事博物馆地区受到玉渊潭下渗作用,埋深8米就是富含水层,而地铁1号线即位於含水层之上,原定修建方式为抽干水层建设, *** 进行了两个月,但却因为玉渊潭不断下渗而始终不能抽干,人工暗挖超大洞体因突水事故而坍塌的风险极高。经过30多次专家论证、商讨,9号线军博站最终决定将站位下调,车站底部从27米下探至35米,将含水层夹在两条线路之间,成为北京最深的地铁站之一。

新建车站同时又与旧车站之间的结构不断冲突,顶部与1号线结构底部之间,仅隔着2米厚的覆土,施工队伍经受了长期 *** 度的安全压力考验。为了不影响1号线运营,最终军博站由原定的机械施工改为了竖井式的人工挖掘,施工期间沉降控制必须精确到3毫米以内,否则会影响铁路正常运营,施工人员采取了智能化自动监测 *** ,200多个监测点的沉降信息24小时上传,每半小时更新一次,自动补偿注浆 *** 根据需要随时向1号线结构底板注浆加固。施工期缓慢,也就造成了9号线北段迟迟不能通车。

9号线军博站共设5个出入口,但是因为同时地处旧站、地质复杂、管线密集的三重问题之下,军博站的换乘通道的距离非常长,长长的楼梯一眼望不到头,好在有双向自动扶梯方便乘客进出站。为了避开无法拆移的管线,自动扶梯和楼梯被分设成为三段。而直通央视大楼的出入口,受管线影响还特意设计成了“八字形”,步梯和自动扶梯各走一个通道。另外,站厅层与月台层的连接,也全面采用了双向扶梯的人 *** 化设计。

军博站与1号线的换乘问题受到市民关注,据地铁运营公司数据显示,1号线军博站2011年日均客流9万多,是全市客流量更大的地铁站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去往或来自西客站的客流。而军博站迟迟未与西客站贯通则导致来自除去房山丰台方向的旅客全部积压於此。

9号线北段开通后,按计划实行5分钟间隔运行,全程35分钟跑完。全天预计客流量为16万人,与2011年的的4万人相比将大大增多,高峰小时运力将达到1.5万人。

南北贯通后,9号线是否将人满为患,对此,市交通委表示在更大客流下,9号线满载率也将控制在85%—86%,处较为舒适的状态。

同时,9号线北段开通后将在国家图书馆站实现与4号线的换乘,势必会增加4号线北段压力。但市交通委表示,2011年4号线已实现2分钟间隔,即便面对9号线的客流冲击,4号线北段满载率也将控制在70%以下。

2013年12月21日起,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有望实现换乘,乘客既可实现与1号线换乘,也方便去北京西站。与1号线换乘

於2012年底通车的9号线北段中,与地铁1号线实现换乘的军事博物馆站车站主体已经於2012年8月15日完工。该座车站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稳定 *** 差,被评为全线唯一的“特级风险源”。

2012年底,9号线北段通车试运营,为此该站将新建南北两个换乘大厅和两条换乘通道,以衔接1号线。

9号线与1号线换乘的新建南北换乘通道2012年底并不投入使用,这主要是受与1号线4个出入口接驳施工影响,届时将在军博站与1号线实现地面换乘。全部改造完工预计得到2013年6月,届时换乘将回到地下,通过两条换乘通道进行。

虽然9号线年底南北贯通,但与1号线暂时无法换乘,要到2013年10月份才能实现。主要原因在於地下换乘通道还只打通一条,无法承受双向大客流的冲击。因此,年底开通后,军博站暂时不能开通。在9号线军博站站厅,一条通往1号线站厅的换乘通道已经完成。这是靠长安街南侧的换乘通道,长约200多米,一眼望不到头。与它对应的长安街北侧换乘通道则受多重因素制约工期滞后。受军博站预留条件差、客流过於密集影响,即便2013年9号线与1号线实现换乘,行走距离也会比所有已运营的地铁换乘站更长。

根据换乘方案,9号线换乘1号线相对简单,从换乘通道西端的地下换乘厅直接上扶梯进入1号线站厅,再下到月台层,总步行距离200米左右。但1号线换乘9号线则非常遥远,必须绕到月台层最东端进入换乘通道往西走,然后经西端换乘厅进入9号线月台,相当於在地下兜一圈,总步行距离400米左右。预计2013年6月地下换乘实现后,很多旅客将会选择出站再买票的方式节省换乘时间。

6号线与9号线共用一个站厅,其中9号线换乘6号线的乘客,可从9号线月台南侧的换乘楼梯下楼梯至6号线的月台东侧,也可上扶梯到售票大厅再下扶梯到6号线月台换乘。6号线换乘9号线的乘客,则只能上扶梯至售票大厅再下扶梯到9号线月台。

因10号线二期工程与9号线同时通车,在六里桥站通过事先预留的换乘通道换乘,从9号线两侧月台直接下扶梯就到10号线月台。从10号线月台上扶梯直接到9号线月台,换乘只有两台扶梯的距离。但提醒10号线换乘9号线的乘客要注意看清方向。

如图,国家图书馆站是换乘车站中比较特殊的,因为4号线与9号线共用一个月台,因此,乘客只需走几步就可实现换乘,设计巧妙,这是北京的一个同台换乘的车站。其中4号线开往安河桥北方向和9号线终点方向是同一月台,4号线开往天宫院方向和9号线开往郭公庄方向是同一月台,同月台换乘的乘客可直接走几步就完成换乘,反方向则需要上扶梯再下扶梯完成换乘。

地铁9号线在北京西站与地铁7号线进行换乘。由於地铁7号线在北京西站所用的轨道原先是地铁9号线试运行的试跑线轨道,在地铁9号线正线轨道的对面。所以地铁9号线和地铁7号线的换乘可以实现“转身换乘”,即从焦化厂站坐7号线到北京西站的旅客,如果往北走,就可以下车到对面换乘9号线;如果去丰台,则需要上楼梯到对面月台换乘9号线。

地铁9号线在七里庄站与地铁14号线进行换乘。由於地铁14号线的月台被“挤”在万丰桥与冠京饭店之间,所以该站无法建成岛式月台,只能建成分离式月台。七里庄站的地下1层为9号线站厅层,站厅南侧是14号线往张郭庄站方向的列车,地下2层为9号线的月台层,地下3层为14号线往西局站方向的列车。9号线换14号线的乘客,如果去往张郭庄站方向,要上楼到站厅南侧换乘14号线;如果去往西局站方向,要下楼换乘14号线。

关于北京地铁塌方,北京地铁坍塌事故最新消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北京 地铁 塌方 最新消息 坍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