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城隍是谁,以及全国总城隍是谁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上海城隍庙三个神像分别是
1、回答:上海城隍庙三个神像分别是:汉朝的霍光、明朝的秦裕伯、清朝的陈化成。
2、在中国古代,一个县城除了有官府外,还会有土地和城隍庙,而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通常只有一位,但是上海的城隍庙却是一庙三城隍——汉朝的霍光、明朝的秦裕伯、清朝的陈化成。他们三人都因为护城有功,所以受到上海人民的敬重爱戴,供奉在城隍庙里,香火不断。
二、上海城隍庙讲解
1、上海城隍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 之一,是中国道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
2、城隍庙由三个建筑群组成,分别是正殿、后殿和左右厢房
3、正殿主要供奉上海的城隍和阎王,后殿供奉城隍夫人、财神爷等
4、左右厢房则是展示中国文化史料和艺术作品的场所
5、上海城隍庙还拥有许多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如年画、毛笔字、剪纸等非常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是一个值得人们前往游览的景点
三、上海城隍庙有佛像吗
1、上海城隍庙没有佛像,每个大殿供奉的神仙详细介绍如下:
2、大殿: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慈航殿:供奉慈航真人;财神殿:供奉财神;城隍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红脸木雕像;娘娘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夫人储氏;父母殿:供奉上海县城隍神父母;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关圣殿:供关圣帝君。
3、上海城隍庙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为“长江三大庙”之一。城隍,又称城隍神、城隍爷。是中国 *** 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 *** 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4、上海城隍庙传说系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明永乐年间,改建为城隍庙。前殿祭祀金山 *** 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诰封四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寝宫。现门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戏台为1865年建。
5、上海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庙前广场、大殿、元辰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组成。
6、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最负盛名的豫园景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风雨仓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庙也历经兴衰。
四、城隍爷的称呼
1、城隍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祇,主要受到广大民众的 *** 和崇拜。因为城隍爷经常被供奉在城隍庙中,所以也被称为“城隍庙神”。在不同的地区,城隍爷也被称为“城隍大人”、“城隍爷爷”等。除此之外,一些地方的城隍爷还有特定的称呼,比如南京的城隍爷被称为“钟山爷”、“忠烈祠爷”,上海的城隍爷被称为“庙府大爷”。
2、总之,城隍爷在中国传统民间 *** 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在历史与传说中发展起来的 *** 形态,所以在不同的地方和人群中,其称呼也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怎样,城隍爷都是为了保佑城市的安祥和发展,平息 *** ,降福庇护,是老百姓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庇护和祈祷的神灵。
五、上海城隍庙 *** 是
1、去过上海的 *** 都到过上海豫园(旧称城隍庙),是上海市区著名古园林之一,也是休闲购物的好去处,特别是园内“点 *** ”作为小刀会 *** 的指挥所更是闻名遐迩。然而,就是这上海豫园的主人却与我们高密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联系——上海城隍神秦裕伯曾做过高密县官。
2、城隍庙是道教的庙观。它供奉的是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传说他能剪恶除凶、护国保邦、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人民丰衣足食。
3、各地都有城隍庙,城隍神是由有功于当地的历史名人死后敕封的。如苏州的城隍神是春申种:杭州的城隍神是伍子胥;上海的城隍神就是秦裕伯。
4、这秦裕伯何许 *** ,据上海档案馆邢建榕撰文说“秦裕伯,字惟饶,号葵离,上海闸港人,世籍扬州高邮。”因宋末兵乱,由其祖父移居上海。其父秦良颢,字信甫,号述斋,母亲唐氏,1295年7月25日生裕伯。1314年秦裕伯19岁得中进士,做了元朝的官吏,任湖广行省照磨,又任山东高密县尹,后又升为福建行省郎中。传说他是宋代龙图阁大学士著名词人秦观秦少游的七世孙。秦裕伯在元朝当官20余年,以为人正直而著称,特别在治理东海之滨,颇有政绩,深得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5、据高密县志记载:元代县秦裕伯在治理县城建正堂三间,扁名“牧爱”。堂右为收粮房,前东西为皂隶房,又东为吏、户、礼架阁房;西为兵、刑、工承发房。又西为狱、城内有文庙、城隍庙、书院;跨街筑有县内知名士宦坊表10余座,有父子师保坊、尚书坊、都宪司马坊、绣衣坊、进士坊、解元坊,举人坊等。足见治理有方。
6、明初,朱元璋 *** 元朝,定都南京厉行新政, *** 人才,听说秦裕伯贤明能干,足智多谋,写信招他出山做官。秦裕伯对朱皇帝盛情难却,只是感恩于元朝对他的厚恩,不肯屈节事明。辞谢说“承元帝爵禄20余年,今背之而起是不忠,身有母丧未及终制,忘哀而出是不孝也……。、”朱元璋碰了个钉子,恼羞成怒,亲手下喻“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患”,隐隐含有威胁之意,秦裕伯无奈,只得进京面见朱皇帝,但仍坚持不肯做官,屡辞不受,过着布衣生活,1373年(明洪武六年)他病逝于故乡闸港,终年78岁,后与夫人储氏合葬于上海长寿里。
7、秦裕伯的死讯传到朝廷,朱元璋 *** 不已“生不为我臣,死当卫吾土:”追赠他为显佑伯,敕封他为上海城隍神,供奉于城隍庙中。但当时上海城隍神已有一个,系汉朝大将霍光,又称霍光祠。秦裕伯尽管受明太祖朱元璋敕封,也不能过分委屈霍大将军,于是采取了一个折衷办法,把庙宇分为前后殿,前殿仍端坐着霍光神像,正殿供奉的才是秦裕伯的红面神像。俗谚“前殿为霍、后殿为秦”即指此事。
8、秦裕伯之所以成为上海城隍神,这与他的为人与政绩是分不开的,他19岁进士做官,曾在高密做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为官20余载,在治理东海之滨,元代高密县衙建设颇有政绩,后人铭记,大概他也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都有待我们去考查论证,以飨读者。
六、上海城隍庙湖里的石像是谁
皇帝因天官不知去向,经常挂念,就下旨在造好的庭园前再筑一座城隍庙,庙门上的门画敕为'天官赐福'四字,并在大门口雕刻天官石像,供人们瞻仰。
七、上海城隍庙以前是干什么的
1、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2、简单来说就是用来供奉城隍神的庙宇,是道教的神
关于上海城隍是谁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